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简报 - 正文
《高教信息简报》2015年第1期
点击数: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04/14 09:05:53
  
高教信息
1. 教育部官员:地方高校应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
2. “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安徽成立
学者论坛
1.以高职改革为“切口”重塑高教体系
2.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
他山之石
1.不求“高大全”争做“单项冠军”——厦门理工学院在转型中走“亲产业”之路,把“应用型”植入专业建设
2.武汉科技大学:培养有“张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3. 硕士不能纸上谈兵 高校专业硕士改革看重应用型


20142月26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此举被一些教育界人士看作是“中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时代正悄然来临”。教育部正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研究制定《关于开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克服一些定位不清、盲目攀高和贪多求全等倾向,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千校一面”问题。“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张大良表示,地方高校必须彰显“地方性”这个特征,想地方之所急,做地方之所需,全方位开展好教育、科技、文化、信息、咨政和志愿服务,才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高校办学空间,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2014年10月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既要防止一哄而上,用争资源、争项目替代改革本身;又要防止一些高校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成为改革的“看客”。 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有多重意义。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交汇在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发展上。一些媒体有些误读、误导,如将转型发展理解为降格成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四个方面的观念转变:一是要从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思维方式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思维方式;二是要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三是要将创造经济社会价值、学习者价值作为高等学校的评价标准;四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只有直面挑战,将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成为直接融入技术进步过程和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和地方、行业、企业共同成长的新型大学,这些高校才能在时代巨变中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我校在此次高教改革过程中,乘势而上,紧紧把握这次改革的契机,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2014年11月启动学校转型发展工作,开展我校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率先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陶瓷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九个专业进行试点,完成了《景德镇陶瓷学院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试点方案》,为我校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础。
高教信息
教育部官员:地方高校应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于2014年以来社会高度关注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说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首次给予回应说:你听到了我讲‘转型’吗?一个都没有。在其他讲话中也从没有出现‘转型’。”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破解以往区域高等教育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难题中早就做了,且做得好好的,还往哪边转?地方高校就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做得好的坚持下去成绩会更大。张大良说。
  张大良司长是在第七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大会期间,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就地方高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作出上述表态的。
  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各级各类高校就学总人数达到3460万。其中有部分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由大众化阶段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张大良说,高等教育界尤其是地方高校要克服一些定位不清、盲目攀高和贪多求全等倾向,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千校一面问题。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张大良表示,地方高校必须彰显地方性这个特征,想地方之所急,做地方之所需,全方位开展好教育、科技、文化、信息、咨政和志愿服务,才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高校办学空间,实现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张司长指出,学科专业是办学的基本要素与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地方高校要认识并坚持好两个原则:一是对现有的学科专业格局,坚持存量调整。设置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于优、在于特、在于强。如果盲目追求所谓综合性全科式”发展模式,必将导致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进一步稀释、分散。
  二是在新设置学科专业时坚持增量优化。地方高校要紧密结合地方需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打造一批地方和行业急需、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并形成若干个学科专业群。
  师范、艺术、体育以及农林、水利、地矿、石油等行业背景突出的地方高校,一定要突出行业特色,坚持为行业发展服务建设特色的学科专业。”张大良说。以安徽省为例,2008年以来,该省教育厅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人家做得好好的,叫人家还向哪边转?”张大良自问自答地说,安徽省推进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具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分类发展、内涵建设、整体提升、各具特色、争创一流的行动计划与我国高等教育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三境界,是一脉相承的。
  据介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主动服务,所有的高校都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二种是全面支撑,这一块高职高专的作用不是很大,主要由应用型本科学校在主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支撑;第三种是创新引领,由国家重点大学以及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高校在做好主动服务、全面支撑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引领。
  从安徽省到长三角,从长三角再到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两湖地区以及西安、成都、重庆组成的‘西三角’等等地区,地方高校在主动适应和全面支撑国家、省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都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只有这样,‘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才能上新台阶。”张大良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1125记者李剑平)
“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安徽成立
“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 于2014年11月12日在安徽省合肥学院举行成立仪式,联盟包括皖、浙、苏、沪三省一市的20所新建本科院校,旨在探索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合作机制,提高长三角地区人才培养质量,为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多元化要求,除了高精尖的基础型学术人才,亟待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100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在成立仪式上就该问题进行了研讨。
早在2008年安徽省就成立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此次将联盟院校拓展到长三角地区,意在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师资、专业和实习实训基地的优势互补,探索教学改革,在招生、就业、教学、教材开发、科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教育资源最丰富也是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共同研究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建设符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培养符合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指出,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该联盟对中西部高等教育领域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杨国顺表示,联盟的成立为实现长三角地区教育协作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利用人才集聚的优势,加快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意思维培育,创业能力培训,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创新驱动。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41114作者:杨丁淼
学者论坛
以高职改革为“切口”重塑高教体系
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不适应问题,就必须对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进行大手术。而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正是这样一个手术切口
熊庆年
据人民日报报道,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引导和支持部分有意愿、有条件的本科高校转型。先从现有的本科高校划出一部分,推动它们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学校可以是新建学校,也可以是历史悠久的学校;可以是学校里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也可以是一部分专业转型。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整个中国教育系统带来深刻变化。把握这一发展良机,重塑高等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而且需要所有高等学校积极参与。
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经过十多年的快速规模扩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不到10%上升到2013年的30%。高等教育总规模由623万人增至3325万人。高等教育迅速由精英教育阶段跨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民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扩张主要并非是高等教育体系内生驱动的,而是由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压力导致的。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增长,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是最直接的动因。这种被动型的扩张带来诸多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对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有一个基本判断,即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实确实如此:大学千校一面,创新人才难冒头,应用技能型人才匮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社会现象,折射的实际是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失衡和功能性失调。
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不适应”问题,就必须对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进行“大手术”。而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正是这样一个“手术”的“切口”。职业教育一边连着经济与产业,为社会提供劳动力资源;一边连着老百姓的生活,为广大的青年奠定未来就业的基础。然而,在目前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地位不高,规模过小,质量欠佳,上下左右不贯通,与社会的关联度低,既不能与产业需求很好地对接,也不能很好地为青年人发展需求对接,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梗阻。因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地位,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改善高等职业教育品质,理顺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普遍教育的关系,有利于改变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面貌。而鼓励部分普通高校转型为职业高校,鼓励一些普通高校部分实施职业教育,可以用较小的成本和代价来实现改革的目的,较快地打破高等学校的封闭与偏狭,有效消除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流通滞胀,促进高等学校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达到高等教育体系重塑的目的。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正在转型,数字化生产和生存发展迅猛,产业更新换代加快,对应用性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而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相对减少,接受高等教育的可选择性增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素的增加,社会人力资源的流动加速,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性的加强、竞争压力加大,这些都是促进改革的现实条件。按照改革的顶层设计,未来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多元、多层、多样的系统,高等职业教育可以有专科、本科层次的,也可以有硕士、博士层次的;可以在专门高校中实施,也可以在普通高校中实施;普通高等教育中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中也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可以构架立交桥。所以,不论哪类高校,都可以争取获得改革的红利。
改革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解放思想是第一位的。要破除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观念,破除知识应用不如知识创造的观念,破除学校等级的观念,树立人人可成才、行行出状元、各各创一流的观念。211”“985工程高校当不当搞职业教育,能不能转型为职业教育高校?笔者以为,这不是一个真问题。事实上,不少211”“985工程高校都有面向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某种角度看,那不就是职业教育吗?至于这些高校是否要转型为主要面向应用的职业教育高校,取决于大学对未来发展战略定位的考虑。放眼世界,只要不抱有偏见,一流大学中不也有应用型的大学吗?有些一流大学不也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吗?(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630日 作者:熊庆年)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一方面,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众多地方高校同质化发展,不利于办出特色,提高质量。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教育部2014年度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如何转型?合肥学院十年转型突围的经验,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坚守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是由专科层次高校和中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本身带有十分明显的应用型印记。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高校总是觉得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一心以综合性、研究型”为目标,以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龙头,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千校一面办学趋同化的困境,学生就业也成了难题。合肥学院的成功,恰恰是在于其对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坚守。在十年前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已属不易,更为难得的是,即便引起校内外争议,面临种种困难,也坚持不改初衷。十年探索,十年砥砺,才成就了学校今天的转型与突围。
  启示之二,围绕能力培养改进教学。许多地方高校都意识到,只有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求得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培养什么样的应用人才”、“怎样培养应用人才”,还是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合肥学院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需要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为“学生能干什么”,最终实现了学生能力与产业需求的零适应期。这是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
  启示之三,紧紧围绕专业配置资源。办学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难题。特别是对地方高校而言,如何用好有限的资源,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全局。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是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因为应用技术类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主要是由其专业决定的。教育部明确提出,应用技术类高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合肥学院抓住学生培养这个核心,抓住专业建设这个龙头,集中了政府、企业、社会乃至国际等各种资源,为专业的建设服务,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这是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坚强保证。(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416日)
他山之石
厦门理工学院在转型中走“亲产业”之路,把“应用型”植入专业建设——
不求“高大全”争做“单项冠军”
厦门理工学院把应用型植入专业建设,注重打造某些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冲击单项冠军,坚持贴近地方与企业需求,培养会动手、通人文的学生,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之路。
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是不是转型就退回到职业院校?还是要继续走学术型、科研型的路?厦门理工学院近年来走“亲产业”之路,把“应用型”植入专业建设,不搞“大而全”、不求“高大上”,而是坚持精致特色发展,在转型中加快发展。
应用型”植入专业建设
前不久,2014世界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在德国落下帷幕,厦门理工学院“AMOY赛车俱乐部”代表中国出征,获得“燃油经济性”单项冠军,总成绩位列第25名,刷新了中国大学生赛车队在此项赛事的历史纪录。
学校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师带着学生深入企业,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问题,学生没毕业就被预订了。
厦门理工学院的前身是鹭江职业大学,一所升本仅10年的地方院校,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
学校认为,如果只强调动手能力,不注重理论培养,那就变成了职业培训。但是,如果不强调动手能力,那就不是办“应用型”大学。如何找到平衡点?学校采取的办法是在机械、电子这些传统专业中加入更多的“应用型”元素。学校还要求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参加相关赛事,尽量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实实在在的动手机会。
学科竞赛最早就是从赛车开始。2007年,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制造出第一台赛车,至今已做到第7代。今年,参赛赛车在实时赛况中,历时2.5时的技术检查一次性通过,并在之后的动态赛事中表现良好。
在许多人印象中,文科是很难做“应用型”的,而学校“应用的文科”专业建设则突破了这一藩篱。
音乐工程是其中的代表。学校认为,培养“高大上”音乐人才不是学校的优势,但是,很多电视、电影、动画作品的音乐创作与合成、剪辑编辑、灯光音响的控制、舞美等,都需要影音设备人才。这些人不应只会操作设备,还要懂音乐,理解其背景和文化,音乐工程培养的就是“懂音乐的工程师”。
学校党委书记黄如欣说,如果继续沿“985、“211和研究型高校路径追赶,只会被越甩越远。只有打造出某些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冲击“单项冠军”,才能有特色。
亲产业”贴近地方与企业
按照做“应用型”科研的思路,学校加大力度促进在符合厦门及福建产业结构需求的领域开展应用研究,倡导教师服务社会和服务地方要“亲产业”,即“进企业、联行业、促产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校长陈文哲举例说,这几年福州地铁、厦门地铁工程相继开工,急需轨道交通方面的人才,去年,学校和欧盟轨道交通委员会中唯一的高校机构——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展合作,成立了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要培养轨道运营管理人才,这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方向。
学校现有的49个本科专业、68个单独招生的专业方向全部主动对接海西/厦门产业集群的需要,形成了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7条专业链。如对应厦门“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成立数字创意学院,开设数码动画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对应厦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成立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开办物联网技术、金融服务外包等专业。
20136月,学校主持制定的《集美区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布局五年(2013—2017)规划》、《集美东区文化业态组团布局规划》等报告相继交付集美区相关部门,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会动手”还要通人文
以前,学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一些工科生因为缺乏人文气息熏陶,就业自荐屡屡受挫,被认为“木讷”、“不解风情”。在学院文体素质养成促进中心的会上,老师曾提出,要办音乐会,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要办篮球赛,让学生热爱运动。这些措施落实后,学生精神面貌逐渐改变,学生们逐渐变得有灵气、善于沟通,这些让不少学生在工作中尝到甜头。
针对办学特点,学校在学生中大力培养与“亲产业”人才相匹配的人文素质。通过精心实施“阳光雨露计划”,培育了以“周末文化集市”、“文明班级创建”、“素质养成主题周”为代表的一批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把学生带到舞台中央,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素质养成舞台上的主角。同时,大力倡导亲情理念,激发学生互助热情,引导学生亲情体验,完善阳光健康人格。
在就业方面,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为了避免在就业推荐中出现“该生学习成绩优良,道德品质良好”等千人一面的评语,学校建立“画像”档案,根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类型、个性、特长、成绩与综合表现,来给毕业生“画像”,记录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发展轨迹和脉络,用人单位可以从中“看个究竟”。学校党委副书记林志成说,毕业生信息档案库的建立,加强了对学生信息的采集与管理,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信息作为推荐毕业生就业的基础信息,实现了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数据显示,厦门理工学院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根据企业反馈的毕业生信息来看,我们的学生‘务实精神好、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足、外语水平高’,沉得下、留得住,学校也被誉为‘特区建设人才的摇篮’,这也是对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一个很重要的评价。”陈文哲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1024 作者: 熊杰徐丽麟)
武汉科技大学:培养有张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比2013年的699万又有所增加。为了躲避眼前的就业压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沦为了考研基地
  本科生盲目考研,与一些普通高校教学应用性不够直接相关。同为普通本科大学的湖北省属高校武汉科技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独到经验。企业每年向该校本科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和毕业生数的比例达到61。该校也连续10年保持高就业率。应用型人才究竟应该如何培养?记者带着问题走访了武汉科技大学。
  优化设计,专业、课程该调的调,该撤的撤
  反思一下,现在的大学课堂里有多少内容是过时的?有的工种已经不存在了,可大学的专业还在招人;有的工科生读了4年,连本专业的行业结构都不清楚。这样纸上谈兵培养出的本科生难怪企业不会要。”有教育专家这样抨击当前的大学教育。武科大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涛说,应用性不足,所学难以付诸应用,加之近几年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有的行业已是明日黄花,本科生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相比于诸如职业教育、MBA等明确面向就业市场的教育品类,本科教育还是有点定位不准,因为本科教育既有其通识性、基础性特点,又有其专业性、学术性。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如果现在的本科教学在出口建设上更多将企业需求纳入进来,会更切实际。”武科大校长助理吴怀宇说。
  在探索本科教学过程中,武科大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学校董事会成员、50多家企业做调查,收集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规格信息;借助网络平台统计分析全国相同专业的学生数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收集国家和地方政府产业调整、转型升级、行业发展的政策信息。
  结合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武科大每年都对专业设置、招生数量和培养方案做出改变,增强应用性。自2007年起,本科增加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18个需求旺盛的新专业,撤销、合并矿山机械、矿用汽车等12个老专业,各专业的招生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每年调整。
  有专家曾质疑这样的做法会扰乱经典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的破坏。而吴怀宇认为,现在的本科教育没必要端着精英的架子,地方高校就是要培养企业能用、好用的人才。专业设置要紧跟业内前沿。”
  经过调整,武科大将工科类专业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从国家要求的25%提高到30%以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本科4年。当然,培养方案的效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专业变化是否成功要等4年后才能看到。但是我们适时动态的调整,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课程是较新的、用得上的。”陈涛说。
  实行双导师制,本科培养上双保险”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大实习实践的力度。但是一些工程类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有很多顾虑。”吴怀宇说,比如对生产效率、安全事故和技术泄密等。
  然而,武科大仅在湖北省内就拥有武钢、中冶南方等170多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每年能接纳2万多名武科大学生实习实训。这受益于武科大多年来依托钢铁冶金行业和湖北省经济发展实施的校企合作,共享共赢”的发展模式:武科大为企业提供科研、人才服务,企业为武科大提供科研经费、实习基地。
  为了适销对路”,武科大一半以上的学院开设了卓越工程师班、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班等特色人才培养班。对人才的要求进行定制”培养,每个班有专门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另外,在特色班创立本科生培养“双导师制”,每5名学生配备1名校内教授和1名企业高工做导师。前3年,学生跟着校内导师蹲实验室,做课题,到大四跟着企业导师在企业生产实践1年。
  大四学生全年都泡在企业,一年分为2—3段,学校给学生开出任务单,跟着企业导师完成规定任务。”武科大教务处处长程光文说,为了将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培养的全过程有质量监控和考核验收程序。
  追求高大全是地方院校发展的常见病”,一部分地方高校专业重复设置,其后果是牺牲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才。“这和现有的评价体系有关,老师评职称,搞教学的干不过搞科研的。大学的评估也是科研占比过重,部分地方高校为了提升排名,把精力从教学转移到科研。”陈涛说。
归根到底,本科培养的最佳状态是培养有‘张力’的本科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使命是培养人才,各个学校的区别在于培养什么层次和什么规格的人才。武科大坚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上能深造,下能就业’。”武科大党委书记刘华才说。
(来源:《人民日报》2014年4月10日 作者:杨宁 程毓)
硕士不能纸上谈兵 高校专业硕士改革看重应用型
  教育部最近公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名单,北京大学等64所高校将于今年起开展试点专业硕士改革,浙江工业大学是我省唯一一所被列入试点的高校,其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将成试点专业。
  目前,我国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40多万人,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继续深造和留在高校、科研院所做学问、搞科研的为数不多,大量走向了社会实际领域。如何培养出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被列为全国改革的试点专业后,浙江工业大学工程硕士的培养将更加重实践、强应用,在课程体系上更加强化实践教学,在课程内容上更加强化专业技术,强调“问题导向”式的学习,注重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更加着力于研究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中,将有1年左右的专业实践环节,要求学生直接深入企业,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浙工大的全日制工程专业硕士的学制为2年,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每一位学生都配备两位导师,即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企业导师,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http://www.jyb.cn/high/gdjyxw/201012/t20101206_404314.html
相关信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