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简报 - 正文
高教信息简报2017年第2期
点击数: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7/06/13 16:17:05
  

2017年第2期(总第27期)

景德镇陶瓷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编                         2017329

政策解读

1.审核评估的内涵实质和考察方式

 

2.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十个主要特征

 

3. 审核评估范围的内涵解析

编者按:

本期继续对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进行解读,包括审核评估的内涵实质和考察方式、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十个主要特征,以及审核评估范围的内涵解析等。通过本期简报,将更加明确审核评估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 审核评估范围设计为三个层次,即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和审核要点,涵盖了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的各个环节。审核评估的内涵实质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符合度、资源条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质量保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十个主要特征:一、重在审核,不是评价;二、重在审核范围,不设指定标准;三、重在引导,不设限定性要求;四、重在学校主体,弱化主管部门的地位;五、重在学生发展,不是管好学生; 六、重在服务,弱化行政管理;七、重在质量保障,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八、重在效果,提高满意度;九、重在完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十、重在举证,防止空谈。在审核评估范围的内涵解析中,对审核项目“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特色及自选项目特色及自选项目”逐一进行了解析。这些政策的解读将对深入了解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政策解读

审核评估的内涵实质和考察方式

一、审核评估的基本依据和内涵实质

1.审核评估的基本依据
       
审核评估的基本依据是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该方案由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审核评估范围两部分组成,前者全面描述了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对象及条件、范围及重点、组织与管理、程序与任务、纪律与监督,是学校自评自建和专家组进校考察的主要依据;后者涵盖了审核评估的项目、要素和要点,以定性描述为主,是学校自评自建和专家组进校考察的重要指南。
       
审核评估范围设计为三个层次,即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和审核要点,涵盖了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的各个环节。第一层次包含6个审核项目,即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另外还有1个自选特色项目,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作为补充项目;第二层次包含24个审核要素,体现了对6个审核项目的目标要求;第三层次包含64个审核要点,是对24个审核要素的具体阐释。在设计审核项目以及审核要素和要点时,更加重视高校教学资源使用效益、学生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成效、内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有效性等方面的审核。
       2.
审核评估的内涵实质
       
第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符合度。即审核学校确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合度,可以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中心地位、政策措施等相关审核要素和要点中得以体现。第二,资源条件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即审核学校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度,可以从师资 队伍数量结构与水平、教学经费与教学设施、专业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社会资源、学生指导与服务、校风学风等相关审核要素和要点中得以体现。第三,质量保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即审核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监控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度,可以从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建设、教学管理队伍、教学改革、质量改进等相关审核要素和要点中得以体现。第四,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符合度。即审核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满意度,可以从学习 效果、学生发展、招生与就业、社会评价等相关审核要素和要点中得以体现。
       
审核评估方案的设计思想体现了三个重要导向:引导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集中精力抓好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引导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多样化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出特色、形成优势;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强化高校质量建设和监控的主体地位,激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审核评估的目的是引导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设定适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质量标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培养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审核的重点是学校通过什么样的质量保障体系来实现自己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程度如何,即审核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及为达到质量标准而采取的改革建设举措、政策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效果。学校要提供基于数据和事实的证据,证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其与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吻合程度。

       四、审核评估的程序与考察方式
      1.审核评估的程序与主要环节
     
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深入研究审核评估项目的内涵,明晰各个审核要素和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结合上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整改情况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加强改革建设,开展自我审核。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准备评建工作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
       
专家进校考察。实施审核评估的机构对学校提供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审核评估专家在审阅参评学校《自评报告》及《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校进行实地考察,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做出评价,进行意见反馈,并在离校后形成《审核评估报告》。
       
专家委员会审议。实施审核评估的机构按年度将参评学校审核评估情况形成总结报告,报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各校审核评估情况进行审议,发布参评学校的审核评估报告。
       
学校整改。学校对专家反馈会上的专家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整理分析,在接到专家审核评估报告后,根据专家组审核意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整改方案,部署落实整改任务,并形成整改工作报告,报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2.
专家进校考察方式及内容
       
与上一轮评估不同,专家组进校考察时并不是按审核项目进行分组和分工,而是强调专家个人的全面考察和独立判断。考察方式及内容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听:听取有关工作汇报,以及不同类型的课程等;看:视察校容校貌、教学条件及生活设施、学生课内外活动等;核:审核学校提供的有关信息和统计数据的完备性和可靠性;查:查阅学校提供的有关教学档案、支撑材料、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访:走访院系和职能部门、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用人单位等; 谈:对有关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召开不同专题、不同对象的座谈会等;品:感受、品味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育人氛围和校园文化等;评:评价学校的 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提出反馈意见和建议等。

 (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146):钟秉林,遵循规律平稳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十个主要特征

从评估性质上来看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属于事实判断,即通过评估对学校教学工作状况进行总体事实描述。充分尊重和发扬学校的主体性,建立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的理念。重点考察学校四个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经费投入、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 障体系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审核评估关注的重点是:学校主体、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审核评估的特征不是达标,而是审核学校对质量保障程度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重在审核,不是评价
   
审核评估,也可以称评审、审计评价,其性质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重点评审学校办学四个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学校工作的做法持中立态度,淡化结论,体现了以学校为本的理念,这是评估理念和方式的重大突破。
 
二、重在审核范围,不设指定标准
   
审核评估方案取消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指标体系称谓,改为审核评估范围,意图是增加评估方案弹性和客观中立性,不设统一达到的指定标准。既反映了主管部门的质量意识,更鼓励学校围绕评估范围实施自设的办学定位、师资和资源保障、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特色建设等办学过程。
   
三、重在引导,不设限定性要求
   
审核评估方案增设评估引导性问题,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既包括近三年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引导性问题起引领作用,反映了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具有限定性,为学校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四、重在学校主体,弱化主管部门的地位
   
审核评估的责任主体是学校,让学校评估从被动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使主管部门失去评估主体地位。关注点是我要评,即学校主动提出申请,而不是主管部门计划安排,这是评估方式方法的重大改变。
   
五、重在学生发展,不是管好学生
   
在审核评估方案中突出学生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为中心,指学生本人和学习情况。从往常方案中强调对学生管理转变为对学生指导与服务,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学生从入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直至就业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六、重在服务,弱化行政管理
   
在审核评估方案中没有设立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而突出了对师资发展、学生发展的服务组织、服务措施、服务状况。体现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将管理的内涵融入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从而弱化了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学术管理职能。
 
七、重在质量保障,形成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
   
在审核评估方案中,强调对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状况,学校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强调在这些方面规划、计划的落实,而不是规划、计划做得如何完美,特别强调建立适合学校校情的质量标准、组织、流程、机制,形成闭环的保障体系且运行有效。
   
八、重在效果,提高满意度
   
方案强调有效性,突出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运行有效,效果鲜明,在校生满意度高,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九、重在完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审核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审核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学校评审后的反思、借鉴和提升。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十、重在举证,防止空谈
   
审核评估重在实证性,学校应拿出工作实例、保障措施、实施情况,以举证说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2>:马德青,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特征的探讨)

审核评估范围的内涵解析

审核项目一:定位与目标

有三个要素: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中心地位。

定位与目标是顶层设计,主要指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等。

要素1.办学定位

有两个要点: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办学定位在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有规划——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体现所在、所生、所长的优势和发展趋势;把握服务的区域和功能,用阶段目标表达出来;注意人才培养工作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要素2.培养目标

有两个要点: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学校培养目标是总纲;

“专业”可以扩展为“专业大类”;

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目标规格可多样性。

要素3.教学中心地位

有两个要点: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教学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学校有保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能正确处理高校四大职能关系。例如: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工作评价等。各职能部门要主动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师生及一线教学单位的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效果的主要依据。

审核项目二:师资队伍

有四个要素: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投入、教师发展与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要“硬”、“软”一起抓, 当前教学精力投入是难点。

要素1.数量与结构

有两个要点:数量与结构、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生师比,不仅看总量,也应分专业分析。 例如:某校全校生师比181,个别专业达90:1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符合 培养目标要求; 例:五邑大学70%教师来自研究型大学。不仅看现状,更要看发展趋势;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

要素2.教育教学水平

有两个要点: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专任教师是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一定都是教师职称系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毕业设计指导等 能看出教学水平和教风;重点看学生和毕业生的评价(总结性学生评教的利弊);教风直接影响学风,客观分析教学事故处理情况。

要素3.教师教学投入

有两个要点: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有政策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例如:南京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教授上讲台已基本解决,但有激励机制,促其“用心”教 是难点。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教改重点看参与面和成果应用。 例如:某校,国家质量工程项目不少,但成果推广不够。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否能处理好?考核评价是否合理?

要素4.教师发展与服务

有两个要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落实到基层教学单位,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师的培养培训应有计划、有措施、有经费、有 实效;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诉求。

审核项目三:教学资源

有五个要素: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课程资源、社会资源。

教学资源既包括“硬资源”,也包括“软资源”,是保障与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

要素1.教学经费

有三个要点: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生均教学经费发展趋势(近几年的数据);教学经费的范围可以暂按财政部规定的教学基本支出中,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的20项内容。 除此之外,学校可说明增加了哪些。

要素2.教学设施

有两个要点: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率。

教学设施应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设施,也包括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等辅助教学设施;要关注设备更新率和实验室利用率以及图书资料的使用情况;科研实验室(中心)对本科生开放程度。

要素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有三个要点: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学科的概念:学问的分支、教学的科目、学界和学术组织。

专业的概念: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课程的不同组合、社会需求加学科领域。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专业在学生培养中作用更直接; 专业设置和调整须有标准、有程序,结构要合理。 重视新办专业建设;各专业培养方案能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认真落实,不能随意变动。

要素4.课程资源

有三个要点: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

课程不仅是理论课程,也包括实践课程;学校是否为学生开设了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学;教材选用要适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反映了教 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

要素5.社会资源

有三个要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措施与效果;共建教学资源情况;社会捐赠 情况。

吸收社会资源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和服 务社会能力; 例:五邑大学58%校舍由华侨捐建;学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应该有整体推进措施; 例:南京大学的校地合作,同济的国际合作办学等;体系化、制度化、契约化、互动共赢是努力方向。

审核项目四:培养过程

有四个要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关注培养过程是否到位,这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要素1.课堂教学

有四个要素:课堂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情况、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促进教学情况、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的程度、考试(考核)的管理与考试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严格执行;教学方法改革比教学内容改革难,学校应有措施 推动;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 例:同济50%的课程为小班授课 。多媒体课件应注重教学效果,防止黑板搬家;提倡科学、多样的考核方式。

要素2.实践教学

有三个要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关注实验指导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实验室条件及开放情况;社会实践主要指学生利用假期有组织地到社会去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果规范三方面。

要素3.第二课堂

有三个要点: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学生国内外访学情况。

第二课堂内容是否丰富、参与是否广泛,对质量 影响很大。学生评价是检验效果的主要依据;国内外访学制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例:同济新生约30%参加国际项目;校内大学生学科竞赛更重要,参与面广泛,比少数学生得奖更有意义。

要素4.教学改革

有两个要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教学改革的示范性与应用性。

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例如:南京大学“三三制”;关注教师的参与面,关注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当前学校应特别重视对“高教三十条”的落实。

审核项目五:学生发展

有四个要素:招生及生源情况、学生指导与服务、学风与学习效果、就业与发展。

要素1.招生及生源情况

有三个要点:学校总体生源状况、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学校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及成效。

录取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招考率能反映生源情况;分析各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

要素2.学生指导与服务

有三个要点: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优质的指导与服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与帮扶体系应建立;有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的措施,形成 师生交流沟通机制;例:五邑大学每13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学生的评价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要素3.学风与学习效果

有三个要点: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学风可以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考风考纪方面体现出来;客观分析考试违纪处理情况; 例:同济、西安电子科大;如何调动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例:转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等;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应包括德、智、体、美几个方面,重点看学生满意度;德育,创新形式,丰富内容,重点看针对性和实效性;智育,主要由专业培养方案来检验;体育,教育方式可以因校制宜,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美育,关注受益面。

要素4.就业与发展

有三个要点: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多数学生就业面向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毕业生就业方式的分布:签约、升学、灵活就业 等;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评价(专业对口,发展水平 等)。

审核项目六:质量保障

有四个要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质量监控、质量信息及利用、质量改进。

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并有效运行是关键。

要素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有四个要点:质量标准建设;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 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理论教学、实验、实习、毕设、课程考核等各主 要环节有质量标准; 例:同济有91个质量要求,25个关键控制点。各校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可以不同,但有共同规律;有组织保障,最好能管、办、评分离;例如:同济大学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

要素2.质量监控

有两个要点: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自我评估是“五位一体”新评估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我评估的内容可参考教育部[2011]9号文的要求;规章制度不仅包括规范管理,还包括建立激励机制。

要素3.质量信息及利用

有三个要点: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与国家教学状态数据库的联系与差别;质量信息的统计分析、反馈是质保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注意教育部高教司2012年要求在年度质量报告中必须包含的25项核心数据。

要素4.质量改进

有两个要点: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改进工作是质保体系运行的落脚点,对改进情况是否有监督?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成绩评定、试卷分析、毕业设计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改进是难点;注意发挥二级学院在质量保障中的主体作用。

特色及自选项目特色及自选项目

体现了审核评估范围的开放性,鼓励高校创造性开展工作;“特色”和“自选”是两个概念;

定义: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的独特的优质风貌;稳定性+社会认可。

体现:治学方略、运行机制、学科专业、教育模式、人才特点、校园文化等。

一般规律:挖掘办学历史,传承大学精神;

        找准办学定位,确定服务面向;

        创新办学理念,主动培育实践;

        发挥办学优势,凸显学科专业特色;

        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学校在这个项目上可以选,也可不选;如果选择了,可以按“四个如何”来总结(如何说的、如何做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

相关信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