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高教信息简报 - 正文
高教信息简报2016年第1 期
点击数: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9/01 15:18:32
  
2016年第1 期(总第24期)
景德镇陶瓷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编                         2016422
高教信息
学者论坛
1. 人民日报评论员:植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大学 ·························· 2
6. 建设“一流大学”:找出差距是第一步 ········································ 9
7.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1 0
编者按:
2015年1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教育部门户网站,几乎同时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民间关于“双一流”的各种猜测也随之尘埃落定。
《总体方案》全文文本5266字,第一次提出我国大学、学科要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的宏伟目标,字字句句凝聚着我国对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深沉渴望。
以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从总结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精神、梳理问题、研判形势为起点,经过近两年努力形成的《总体方案》,先后通过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重重“大考”,终于从纸面走向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信与尊严?能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直面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需要勇气,需要自信,更需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
各方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为之献言献策。
工人日报评论员:我国要建设一流大学,一个根本问题是要找准“中国坐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关键是要让大学成为创新之源。修正“以知 识和技术为本”的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光明日报评论员:目前,我们的大学和大学学科,无论整体还是个体,距离世界公认的一流质量、一流水准还有差距。我们不缺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设备,中国学者、学生的勤奋聪颖世人公认。我们缺的恰恰是能把大学的物质条件与人的条件紧密有机地融合、最终提质增效的能力——对一流大学的内涵支撑。内涵支撑,从高等教育内部来看,就是大学自身要实现一流的大学治理;从高等教育外部来讲,就是政府与社会应当为大学提供有效服务;而这种治理和服务,必须专业化,必须要尊重大学与学科发展的规律。《总体方案》聚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明确政府从总体规划、强化绩效、多元投入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
高教信息
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国务院日前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根据《总体方案》,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总体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总体方案》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五项改革任务。
《总体方案》要求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管理,有序推进实施。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配套政策,高校要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对建设方案要开展咨询论证,动态监测建设过程,及时跟踪指导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1995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一批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8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总体方案》,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推动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摘自《中国教育报》2015116日)
学者论坛
  人民日报评论员:植根中国大地 建设一流大学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近日正式颁布。《方案》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信的充分表现,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
        综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更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家实施了“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重点支持部分高校、部分学科的建设,显著缩短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汇集办学资源,提升了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中国教育工作者积蓄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勇气和信心。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核心要求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扎根中国大地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必须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服务于提高中国软实力;必须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推进文化传承与弘扬。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应当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在于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办出特色;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同时,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关键任务,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期待中国高校牢记国家使命,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阔步迈向世界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摘自《 人民日报 2015 11 06 06 版)
如何建设一流大学
201454,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期望,引起各界对于相关话题的热烈讨论。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由增量发展进入存量改革、由外延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新时期,建设一流大学的讨论正当其时。
一流大学的实现状态自然体现在大学建设的诸要素、环节与功能上,比如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等方面的一流。从实践的角度讲,把握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和要求,更有意义的问题是上述一流状态的背后支撑与内在精髓是什么?在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办学规律作用下,大学建设的核心资源与竞争力集中表现为人才与学科。而实质上起决定性作用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方式与过程的,不是一个时期的表面性和外延性资源条件,而是其深入“脊髓”的内在制度和文化。
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现实基础与面临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在思想路线上强调现实性与针对性原则,就是必须从高等教育事业的现实出发,并结合各高校特点,拟定实事求是的路径与方案。这不仅是建设一流大学的规律要求,而且是相关战略决策取得成功的关键。
    分析高等教育的现状,必须深入把握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突出矛盾。经历十几年的快速积累,高等教育已度过由精英教育阶段迈向大众化阶段初期的急剧膨胀时期,进入渐趋稳定的沉淀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矛盾逐渐集中于数量与质量、外延与内涵、规模与效益、投入与产出、硬件与软件以及政府、社会与学校之间、管办评之间、产学研之间、行政与学术之间、教与学之间等等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有些是历史的,更多是新生的,这说明必须以新的思路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
        从新时期高校发展的实际来看,经过持续的扩招、合并、升级升格和新的投入、扩建之后,高校发展普遍进入了外延向内涵的战略转移阶段。在这一形势下,学校建设的矛盾与问题更多集中于内涵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如下。( 1 )教学建设“软”。“科研硬、教学软”现象在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教书育人的内生动力和使命感、责任感有下降之忧,教风、学风和教学管理面临新的问题。( 2 )科研事业“浮”。科研与社会服务功利化、形式化,科研成果存在多而无用的现象。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多,但引用率低,转化率更低。( 3 )文化有“缺失”之忧。大学的神圣不再,大学应有的崇高精神与先进文化有消减散失之忧。抽象归纳以上现象与问题,新时期我国高校建设与发展面临的最深刻问题与最严峻挑战,就是大学有去大学、非大学之忧患!教学是大学之根之本,教学的软化就是大学本色的软化、淡化。文化是大学之精气神,缺失文化的大学就是迷失方向与灵魂的非大学。所以,大学非大学的核心是大学文化的缺失,尤其是大学使命文化的缺失!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从思想方法论层面给建设一流大学提供两点启示。第一,欲一流大学者,先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实施路径应该是非大学→大学→一流大学这样的基本思路。第二,在上述背景与形势下,建设一流大学,既要强调建设之“建”,又要基于改革之“改”,以改促建。
在改革中建设一流大学的几点建议
        一是“改什么”,即改革的对象与问题。高校办学相关的内外部关系、因素与环节、功能等诸方面,不适应发展形势与要求的均应属于改革的对象。在当前形势下,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关键应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同时以管理体制机制尤其是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为支撑点。
        二是“谁来改”,即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主体。按照管办评分离和层级管理的原则,建设一流大学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给出指导性意见,由各学校结合自己实际拟定实施方案,同时必须要由人、财、物等相关政府部门做政策跟进与制度保障。
    三是“怎么改”,即主要的改革举措与内容。从学校主体来说,还是要遵循问题导向,针对学校面临的问题入手。
        在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面,必须遵循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的教育之道。当下大学教育突出的问题在于育人方面,因此,补育人之缺失应该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着力点,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上进一步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和理想人格养成。同时,教育教学改革还应强调育才之新要求。放眼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趋势是适应社会多元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所以,在教育教学改革上要进一步强调通识教育、跨学科教育、创新创业创意教育等。
      在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要坚持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大学理想是高尚和远大的,但不应是脱离社会的,大学必须直面社会现实,以社会问题为导向,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强调历史使命感与社会担当感,不做无病之呻吟,不发误国之空谈。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提倡以独立的人格、高尚的情怀和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精神维护大学之思想、大学之灵魂、大学之“家园”,使得大学真正成为文明渊薮之地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库、人才库。
在管理方面,应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和追求大学“善治”为指导,切实落实管办评各方对于办学规律与教育规律的遵循与恪守。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政府给学校放权,学校给二级学院(系)放权。要结合大学行政化之弊,努力推动大学去行政化,促进大学由行政化走向学术化。要努力推动校内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在晋级、晋职、考核、奖惩等方面,去除清一色的数量化、形式化等实质上的简单化倾向,切实落实教育事业作为文化软实力在考核评价方面的特殊规律与要求,充分体现与保障教书育人之含金量,充分体现与保障广大教师在一线课堂爱生如子、潜心教学、芬芳桃李的价值。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  2015 9 11 ) 
  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影响下,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意识、西方大学的一些办学模式乃至教育观、人才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大学产生影响和冲击。 2014 5 4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些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课题,为研究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标、主要功能、发展道路、办学特色和办学保障等提供了科学指导。
        各国大学具有一些普遍性特征,但具有差异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华民族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人本性。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促进青年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使命。民族性。我国大学不但要旗帜鲜明地服务于中国人民,而且要始终如一地传承中华文化的血脉,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科学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坚持解放思想、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规范学术行为,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繁荣、人才辈出的良好学术生态。二是按科学原则和科学规律办学,既向外国大学学习,又不照抄照搬。政治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大学思想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法治性。大学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公正;构建以大学章程为基础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严格依法治校、依规办学。需要在办学过程中大胆探索和实践,努力实现“三个满意”。一是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二是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需求上有所进步,让人民群众满意;三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
                        摘自《人民日报》作者:李元元 2015 9 10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
国务院日前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总体方案》,到 2020 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总体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 2016 年开始新一轮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五项建设任务。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 11 06 04 版)        
冲击“世界一流”的中国路径
2015 11 5 ,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 简称《总体方案》 ) 。《总体方案》全文文本 5266 字,第一次提出我国大学、学科要在一定时间内进入世界一流前列的宏伟目标,字字句句凝聚着我国对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深沉渴望。直面激烈的世界高等教育竞争,需要勇气,需要自信,更需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
    建“世界一流”,要走好自己的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直面并努力解决今天以及未来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这个‘新常态’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常新的,与时俱进的。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华大学必须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发展模式,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更加前瞻的思考、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明晰的路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解读出时代变革和国家发展赋予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新的历史使命,即成为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校长王焰新则认为,世界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和根本标志,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限于综合大学,也不受制于办学规模,世界上一些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同样能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王焰新认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自信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的具体表现,其中也包含了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的新期待。
过去的 20 年间,“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的一大历史功绩,便是迅速缩小了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差距,显著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王焰新也坦言,身份固化之困与竞争机制之惑,是“ 211 工程”、“ 985 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不能回避的问题。王焰新认为,给一些高校永久地贴上身份标签,未必能真正激发其争创一流的斗志,甚至会导致其中部分高校的学科认知错位。此外,实施已 20 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其绩效考核和竞争机制,也需要适应新的环境,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朱秀林从《总体方案》的文本中读出了两个方面的“不同以往”:一是打破了“ 211 工程”、“ 985 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实现了适度开放,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 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
    “变革的时代要求大学谋求变革。”张杰认为,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时代需要的创新型大学不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简单升级版,而是需要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和组织惯性的重新构建,努力实现从指标追赶到质量与贡献追赶、从解决投入不足到解决创新不足、从单线条改革到综合性改革、从被动适应社会发展到主动引领社会发展的转变。在他看来,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扎根中国、创新增值和制度激励。“新形势下,在‘双一流’目标任务面前,高校亟待扫清阻滞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需求导向。”朱秀林认为,现阶段高校的资源辐射共享机制、管理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转型等体制机制创新仍存在差距。
《总体方案》的设计者显然关注到来自高校的现实需求。《总体方案》的五项建设任务之一便着重突出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明确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林建华坦言,中国大学的科研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实现从“跟踪模仿”到“超越引领”的转变。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15 11 6
建设“一流大学”:找出差距是第一步
“双一流”方案成了媒体近日的热议——国务院日前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我国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2030年,我国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方案甫一出台,专家学者及公众纷纷表达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殷切期待,部分高校校长针对现有高校在学科水平、教学改革、资源配置、权力划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加快改革。
为提升高等教育建设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先后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使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积蓄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和信心。在此基础上,“双一流”方案的提出被视为我国高校迎来崛起的最佳时期。
我国大学的改革创新急需提速。从总体方案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位、措施、步骤安排等诸多方面以及公众热议可以看出,不管是政府管理者、大学校长、专家学者,还是社会公众,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在科研创新能力、制度体系、精神文化培育等方面的不足,都有着清醒的认识,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意味着“进入一流”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口号,而是在有了一定底气和条件的基础上,踏踏实实地发力迈进。
一流大学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产业革命、文化繁荣中肩负重大使命,担当重要角色。我国要建设一流大学,一个根本问题是要找准“中国坐标”,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有文化高度,方能成一流大学。“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只要它存在,人那颗被引导去从事美满探索的自由心灵仍会给人类带来智慧。”
事实上,能担得起“世界一流”之名的名校,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内涵。我国高校能否成为与世界一流名校并肩的“这一个”,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这一个”,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中国高校办学思路与价值取向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硬件之外,大学建设也不仅仅是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深厚的精神文化涵养,培育德才兼备、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才。这就注定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面向未来,又要着眼国情,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为改革发展培育人才,为民族复兴的梦想提供向上力量。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关键是要让大学成为创新之源。长期以来,行政干预过多、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体制的壁垒、资源的限制,让高校的创新更多体现在论文上,难以有突破性成果,与世界一流有着较大差距。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我国大学,必须推进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和培养方式创新,使大学真正成为新观念、新知识、新人才喷涌而出的发源地,成为创新的源头活水。修正“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观念,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我们什么时间才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这个追问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抱着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慕,越来越多的学子负笈海外。而我国高校“双一流”的建设战略,吹响了我国大学冲击世界一流的号角,也让人们看到了不出国门就能就读世界一流大学的希望。而名校的养成绝非朝夕之功,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当快、心态要稳、步伐要实,如此,“世界一流”并不遥远。 ( 摘自《工人日报》2015年11月10日)
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日前,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负责人表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总体目标是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这些高校将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 2020 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步到 2030 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原则:第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第二,坚持以学科为基础。第三,坚持以绩效为杠杆。第四,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十项重点任务。建设任务有五项: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改革任务也是五项: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国家总体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确定每 5 年一个建设周期, 2016 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设。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一是总体规划,分级支持。二是强化绩效,动态支持。三是多元投入,合力支持。《总体方案》明确,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日常工作由教育部承担。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15 11 6
相关信息搜索: